[摘要]高铁通过改善沿线城市的可达性而增强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对沿线地区资源优化配置产生重要影响。但增强沿线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的同时是否会拉大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发展的差距,引起局部区域发展不协调,有待深入研究。从高铁网络枢纽节点分析入手,用聚类分析法将全国各主要城市分为四类:全国性枢纽城市、区域性枢纽城市、地区性枢纽城市和普通城市,用重力模型估算高铁枢纽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重点分析高铁枢纽层级结构下的区域经济联系结构特点。通过构建地区经济差异指数和区域一体化指数,分析区域经济联系结构绩效。结果表明:高铁枢纽层级结构下的区域经济联系呈现出等级差异化和空间集聚化特点,同时高铁网络化建设扩大枢纽城市经济规模,增强了核心枢纽的节点功能,拓宽核心枢纽市场范围,也提高了我国整体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有利于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但同时高铁也存在一定的负外部性,加大了地区性枢纽城市的差异化。为此,应进一步完善相关互补的基础设施,协调高铁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关系,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地方政府需从地区经济的结构维度、功能维度和动作维度上采取相应对策,更好地发挥高铁对地区经济的正外部性。
[关键词]高铁枢纽层级结构;经济联系;枢纽等级差异化;空间集聚化;核心枢纽市场
[作者简介]欧国立,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谢辉,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输经济。
[引用方式]欧国立, 谢辉. 高铁枢纽层级结构下的区域经济联系及其结构绩效分析[J]. 产经评论, 2017, 8(4): 6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