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因而以稳粮增产为目的的粮食直补政策广受关注。基于中国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粮食直补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粮食直补政策显著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升和粮食生产面积的扩张,但这一促进作用并不是由粮食生产投入优化导致的,而是通过粮食作物对非粮作物的替代以及现有机械化水平下的产能释放实现的。粮食直补政策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地区经济发展和地方农业生产规模异质性,能促进粮食生产规模较小县的广义生产边际和粮食生产规模较大县的集约生产边际。因此,推动粮食直补方式向精准化和差异化转型,如优化补贴结构、引导直补向投入环节延伸、推进“粮经统筹”与产业融合等,是发挥粮食直补政策效应、促进粮食生产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粮食直补;粮食生产;多期双重差分;广义生产边际;集约生产边际
[作者简介]蔡佳琳,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王征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杨高举,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国际分工与贸易;谢月星(通讯作者),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贸易与制度型开放。
[引用方式]蔡佳琳, 王征兵, 杨高举, 谢月星. 中国粮食直补政策的生产效应异质性与作用机制:基于多期DID的再检验[J]. 产经评论, 2025, 16(3): 111-124.